原来人的惰性真的会很强大,强大到差点就把更新下篇的事给忘了。我们广东早已回暖入春,听说大北方却冰封万里。多谢北方的土著们跟我分享北京的漂亮雪景。有机会一定得找大雪纷飞的日子去一次北京,太漂亮了嘛。
到了下篇,技术性问题估计都在上中篇分析完毕,感兴趣可以再溜一遍。【上篇】记一次亲子自由行——北京攻略(上)【中篇】记一次亲子自由行——北京攻略(中)
下篇,应该是这场北京游最带感的时刻。北京行第一天安排去滑雪是讨孩子喜欢,那除夕日去爬长城,那是满足我们大人的二十来年的愿望。
做攻略时,曾经想过N个方式去长城,譬如租车去,譬如坐火车去,抑或坐公交车去。租车对北京交通很不熟悉的人来说,着实是有点冒险;坐火车去的计划,却因为八达岭长城专列不在北京站停靠,我们也只能被迫放弃。那最优选择就是公交出行,反正孩子喜欢。
按百度地图的指引,我们坐地铁到积水潭站,出站就看到地面上有非常清晰的文字指引我们如何步行到德胜门,基本在每个拐弯处都会有路牌,标记清楚方向,非常用心。
除夕的北京,空气质量好到让人亢奋,雾霾并没有在我们出行玩耍的日子来凑热闹,心存感恩。
从积水潭地铁站出口到德胜门的一小段路上,有各种温馨提示,呼吁大家千万不要信路边任何的“北京一天游”广告,强调步行前方,前往巴士站乘坐919或者877直达八达岭长城。快要到德胜门公交车站时,我们找错了乘车站,正在愣头愣脑的时刻,旁边大爷非常热情地跟我们说,要往里走,那边人头攒动的地方就是上车点。另外一位大叔更显关心地说:“跟着我走吧,要去长城,谁跟你说坐什么车都不要听,什么一日游多日游也别管,只认我们的正规公交车。信公家,总没错!来来来,注意过马路,注意拉紧孩子……”走到乘车站点,才知道原来这位带路的大叔是这里的公交车司机,他应该是刚好上班,带路完毕,瞬间就消息在人群中,来不及跟他说声:谢谢!
在上车的地方,看到一位大妈在卖玉米,大冷天,而且是除夕,还要出来卖玉米,我俩忍不住想光顾一把。要吃玉米么?来两根吧。“请问玉米多少钱一根?"“两块钱!”“什么?”“两块钱一根,很软很好吃!两块钱不贵的!”大妈热情地介绍道。其实我们反问,并不是觉得2块钱贵,相反我们是觉得太便宜了。新爸拿着热腾腾的玉米,咬了一口,笑嘻嘻地说:良心价,中山南昌已经很久没有两块钱一根的玉米!(认真脸)想不到北京竟然……这一场玉米买卖,顺理成章成为新爸北京游里记忆最深的片段之一。
公交车,德胜门到八达岭长城全票是12元,刷一卡通半价,小新实是免票的,但无座。大寒冷的衣服穿得多,抱在怀里,大人和孩子都不舒服,我们最后还是给小新买个全票,一家三口都有座位。安顿下来,导游姐姐开始给我们介绍去八达岭的各种注意事项。公交车配导游,而且是非常热情,很有感染力的专业导游,实在是头一次遇到,一车人都听得津津有味。
跟我们并排而坐的是一对韩子,起初我并不知道他们来自韩国,个子比较高大,单眼皮,以为只是东北一带,跟我们一样的游客。小新在车上一边听导游姐姐讲解,一边问我们很多很多奇奇怪怪的问题,实在应接不暇。那位韩国妈妈,看起来约摸60岁,身旁儿子跟我们年纪相仿。韩国妈妈笑嘻嘻地从背囊里拿出来几粒巧克力,递到小新的眼前,嘴里嘟囔地说了几句我们完全听不懂的话。小新视线触及到巧克力,两眼发光,但小手只是动了一下,并没有去接过巧克力。我知道他心里一定是很想要的,但想起来妈妈教导,不能随便接陌生人的糖果,强忍着羞羞地抬起头望了望我。我礼貌地对韩国妈妈说:“谢谢你,小孩子怕蛀牙!”但发现对方貌似没听懂我说话,手依旧半递高在半空,面带微笑看着小新,轻轻地连续点头。我心里犯嘀咕,难道我的粤式普通话东北人听不懂?!正当我准备字正腔圆再说一次谢谢的时候,坐在旁边的男士微笑补充:Chinese,NO!Korea!瞬间明白,原来他们是韩国来的,不懂中文,怪不得韩国妈妈完全听不懂我说的。我用英语简单跟儿子闲聊了几句以示感谢后,欣然接受了美味的巧克力。小家伙接过巧克力显得非常雀跃,一路哼着歌。
Hoho,到长城脚下,果真山里的风要比市里的凛冽,下车瞬间自觉把帽子,手套通通用上。登城的方式有3种,可以直接徒步登,这种方式适合年轻人,体力旺盛的;也可以乘搭滑车上至第四烽火台,再继续徒步登上第七烽火台,这种方式适合体力一般,但也希望能亲身爬一段长城的人,当然非常适合带娃的家庭,带着小新,我们自然只能选择第二种登城方式;第三方式,直接乘搭缆车,一步登顶到第七烽火台,轻松看到“不到长城非好汉”的雄伟好汉坡,适合老人家。
滑车还挺有趣的,小新免票,跟爸爸一起,寒风凛冽但胜在阳光充沛,短短的路程,大大的欢乐。
小家伙表现得出乎意料地勇猛,全程自己攀登,再高的台阶,再陡的斜坡,他竟然都没有张嘴求抱抱,实在是又惊又喜!
实在走累了,也只是要求停下来,歇歇脚。给力的天气让我们玩得特别尽兴,新爸说:假若春暖花开时候到来,漫山遍野一片绿油油,想必更加壮观。站在长城烽火台,领略“雄关万里,固若金汤”的磅礴气势。
“不到长城非好汉”真不只是一句诗词,长城堪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,也绝非浪得虚名。有生之年,还会再去欣赏长城的雄美!
下午3点开始回城,劳累了一天,大朋友与小家伙上车就秒睡,而我却丝毫没有睡意,打开大众点评,开始为我们除夕夜的“大餐”做攻略呢!
到北京城里就过5点,大部分食肆都基本进入休息状态,原以为可以去簋街 一家东北特色菜馆去撸一顿,小新希望能继续吃上饺子,结果致电咨询也说休息。有点小失落,但灵机一动,那天米兰娘介绍的“护国寺小吃”,是如常营业的,关键还有小新期待的饺子,嘿嘿彩色的。一家人,只要开开心心,哪里吃,吃什么都是幸福的团年饭。
如果我说选择在北京过年,只是想能在大年初一逛地坛庙会,你信不?!实在真是这样!经过一晚的休养生息,昨天爬酸的腿次日就恢复有劲,感谢跑步让我们有健康的体魄。8点多开始出发去庙会,一路畅顺,路上偶尔有票贩子兜售门票,散布烟雾弹慌说排队购票至少半个钟。
我们到了不久就果真开始人山人海,广播里不断播放让带小孩和老人的家庭到附近领取“防丢失手环”,我们听话地排队领了一个,贴在小新的手臂衣服上。这小小的举措,但是大大的帮助。京城的人口密度完全不容低估,在这样的环境下走失,要重遇还真的困难重重。米兰娘可是千叮万嘱,庙会里一秒都不能放开孩子的手。
北京游小新记忆最深的,就是地坛!原因?有松果!这是小新第一次看到松果,也第一次自己摘到松果。小新问:绘本里说小松鼠塞得满腮帮都是的,就是眼前这小东西不?不不不,小松鼠只是吃了里面的松果子。
也如愿买到攻略里看到的彩色“哒哒哒”风车。
到快11点,地坛人多得实在走不动,为了安全起见,只能提前撤离,下一站:故宫!
做攻略时候就在故宫官方网页下订购了门票,到地直接刷身份证即可,非常简单便捷。建议假若如果可以,还是租个电子讲解器,20元/人,这样你就不至于跑马观花,到每一个宫殿,解说都会精准介绍,建议选择故事版,感觉身临其境,回到清朝。
故宫对于小家伙来说,只不过是一个偌大的跑步场地,上坡下坡,一路疯跑,新爸也宛若小孩子,跟着小新穿梭在人群中,很是快乐。
太入迷听讲解器说故事,故宫里拍照不多,但很满足。照片里记忆,终究是浅薄的,原来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扎根我们的心里,并为之骄傲、自豪。
终究玩到故宫要关门,小新才甘愿离开。一路上跟爸爸依旧保持着蹦蹦跳跳的节奏,小家伙各种累,但心情美得不要不要。也许,这就是亲子游的魔力吧!
故宫外面的北京老胡同,那种古香古色的强调,让我一走近就不忍挪步。四合院的大门,北京人习惯叫它“街门”。在世间一切都急剧变化的今天,已很难以这些街门来判断院子原来的主人了,每处老院落都有一段沉淀的记忆,一页尘封的历史,流连于绿树掩映中的街巷,那些旧物格局,青砖黛瓦,默默中带给你无边的联想和回忆,就像一位世纪老人,用苍老的声音向你诉说着早年的故事。
让我欣喜若狂的是,这里找到我的最爱:冰糖葫芦。之前说南锣鼓巷的冰糖葫芦好吃,但贵,想不到故宫门外的冰糖葫芦更好吃,价格也更美好。一人一次,吃得不亦乐乎。
问小新晚餐我们去吃什么?答曰:面条与饺子!南方娃娃竟然迷恋北方面食,这单遗传他娘,哈哈!
大年初二,是我们北京游最后一站。之前计划是去参观军事博物馆,小新期待看到坦克战斗机,可惜今年遇上军事博物馆大修,2017年7月1日才恢复迎客。北京各色各样博物馆很多,去哪个好呢?想起小家伙最爱恐龙,那就去自然博物馆吧,那里有最大的恐龙化石,各种恐龙一定流连忘返。
如愿看到最大的恐龙化石,各种问题满天飞,知识匮乏的父母实在是无法解答他的各种刁钻提问,只能对着旁边的文字解说,照本宣科。
离开自然博物馆,寓意着我们的亲子游北京之旅要结束了,拖着行李箱,乘上地铁,踏上归途。
北京难得的“空城”状,一年才能遇上一次,不喜欢人头涌涌的我们,就特别享受此刻的宁静。北京,真好!
伴随着落日余晖,听着机舱里呢喃的温馨提示,带着满腔的依依不舍,一路向南,再见北京!我们真的会再见的!
叨叨絮絮,流水账般的北京攻略上中下全部更新完毕。若干年,在小新学文识字之后,我会把这篇游记与他分享。相片记录固然直观,但我相信文字的描述给到我们将会是更悠久的记忆。感谢你们的阅读,祝生活愉快~